【政协聚焦】梁虎委员献策: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共绘河南经济发展蓝图
1月19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的经济二组讨论会上,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河南省政协副主席谢玉安,以及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正厅级)冯先志出席。
河南省政协委员、立科达董事长梁虎围绕“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共绘河南经济发展蓝图”的主题,向与会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梁虎委员从政府赋能、产业发展、提速审批、风险预警、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当前状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汇报内容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昨日1月18日听了王凯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及结合1月6日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关乎民众生命健康与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具有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特点,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河南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危机,2023年河南医疗器械规模490亿(年均增长率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60家(企业平均规模在3140万左右),大多以卫材和低端产品为主,医疗器械作为河南医疗器械产业链的一员,我提出以下优化建议,助力产业升级。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和发展潜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统计,截至2023年末,河南省共有医院数量2527家,位居中部六省之首,但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研发蓝皮书(2024)》统计,2023年医疗器械企业(不含IVD)年营收情况前十中却没有一家河南医疗器械企业)。为充分挖掘这一巨大发展空间,我建议充分利用河南省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加速发展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
1.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允许范围内,鼓励本土医院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河南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鼓励河南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河南出过类似文件,如:①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2010年企业服务行动计划通知[豫政办(2010)20号]。②河南省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4年)。)
2.在河南省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制定方面中,充分考虑本土企业的优势产品,在价格合理、温和的情况下,给予更多入围机会的政策支持与帮助。与各地市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第一时间了解国家与河南省医疗耗材集采带量方向,引导赋能企业应对集采带量所带来的挑战,利于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外地豫商医疗器械企业回乡投资建设。
医疗产业链具有规模体量大,产业稳定性好的特点,考虑如何将我省医疗产业链快速打造成3000亿级别以上产业级别,这与我省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人员配置严重不符,目前只有审评一科(8人)与审批二科(7人),既要负责技术审批,又要负责立卷审查技术服务和创新医疗器械界定工作(2023年审批新增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008个,延续老证审批1209个,位列全国前列)。建议根据产业发展速度与诉求,适时增加审评人员事业编制,缩短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审批时间,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上市速度,推动产业发展。
三、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整合监管资源,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1.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检查结果的实时共享,避免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
2.辅导帮助为主,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鼓励企业自我整改,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河南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领和支持。一个集聚吸引力的产业生态,不仅能够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或先进技术落户河南,为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助力本地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河南市场覆盖率的同时,积极拓展全国市场,通过形成“以生态吸引企业,以企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推动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助力河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跑出河南加速度。